石榴结籽心连心,八桂儿女一家亲。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西视察时强调,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调研时指出,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
南宁市兴宁区望仙坡社区是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我们要围绕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六共’目标,把社区工作与城市民族工作紧密结合,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区环境,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该社区党委书记赵刘芬表示。
近年来,南宁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南宁市民宗委主任林拓表示,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聚焦各民族同胞互嵌式发展,在就业、就学、安居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优质服务,积极构建开放包容、互嵌融居的社会环境,推动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依托社区实现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异乡人’成为‘故乡人’。”桂林市象山区迎宾西社区党支部书记于梅英表示,该社区按照打造“象山圆月”民族团结品牌的要求,建起同心文化广场、民族团结文化走廊、民族团结活动室,组建了民族文艺队,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各民族相互守望、美满和睦,像象鼻山上的明月一样皎洁、团圆。”
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贵兴社区,流动人口占一半以上,尤其是每年进入10月份,大批各民族“候鸟人”到此过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信心,我们将推进更加扎实有效的社区服务。”贵兴社区党委书记黎小英表示,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以“党建+民族团结”为工作主线,帮助各族群众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北海。
自治区民宗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基层社区抓起,推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等社会条件,进一步搭建形式多样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贡献社区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希望社区各族群众多来往,大家互帮互助,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三江侗族自治县南站社区是广西易地搬迁第三大集中安置点,共有4606户2万人,侗、苗、瑶、壮等少数民族占94.52%。南站社区第一书记粟斌介绍,近年来社区着力解决搬迁群众的难点问题,在促进稳岗增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等方面,帮助搬迁群众走出了一条“安置即安家、安家即安心”的幸福路。
凌云县幸福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了全县8个乡镇的1800多名各族群众。“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党组织+网格员+楼长+联户长’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成立群众自治组织,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参与安置点治理和建设。”镇洪村第一书记陈应毅介绍,安置点周边配套建设产业园,引进制药、蚕丝加工、茶叶加工等企业,打造帮扶车间,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湖广村,是湘桂省际民族团结示范村,居住着广西籍村民48户236人,湖南籍村民26户120人。“湖广村将不断发展特色产业,让各族同胞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村党支部书记程得亮介绍,村里的民族团结同心产业基地面积达2100亩,以种植中药材、脐橙、砂糖橘为主,年产值125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产生效益近100万元。
把持续扎根铸牢共同体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要把持续扎根铸牢共同体意识落实到经济、教育、就业、社区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
“总书记指出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为我们抓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规划办主任刘剑表示,要打造堪当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特别是推动更多优秀年轻少数民族干部担当作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强保证。
“壮家生来爱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嗨嘹嘹啰,嗨幸福嘹嘹啰……”习近平总书记到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调研时,居民群众唱起具有壮族嘹啰山歌特色的歌曲《幸福嘹嘹啰》,是由蟠龙社区志愿者赵羽创作的。赵羽是一位扎根广西本土的青年词曲作家,同时是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他还打造了载歌载舞的新歌圩——那里市集,融入非遗艺术表演、非遗美食、匠心文创等业态。“各地朋友可以在‘那里’一站式体验广西各民族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赵羽说。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甘霖表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继续推进实施“广西有戏”品牌战略,重点创排民族歌剧《柳柳州》、民族音舞诗画《这边唱来那边和》、壮剧《第一村委会》等一批具有广西特色、体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舞台艺术作品,讲好新时代各族人民团结奋进故事;持续提升“壮族三月三”“刘三姐”等特色品牌影响力,让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
隆林各族自治县被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在隆林壮族三层楼服饰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绣娘们以绣花针为“笔”,在布上“描绘”出精美的图案,大型绣花机飞针走线,拉布机、裁剪机、压褶机、整烫机等多个制作环节繁忙有序,制作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五彩缤纷服饰,销往区内外。“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广西之行,关注到社区群众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这让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充满信心。”基地负责人郑文银说,该基地把传统手工技艺与机器批量生产相结合,吸收了近200名壮、苗、彝、仡佬等各族脱贫户就业。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是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史料汇编·广西卷》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广西民族大学。“我们力求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作出广西贡献,发出广西声音,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彩娟表示。
一次国旗下演讲,讲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感人故事;一次主题书画展,描绘民族团结情深谊长……地处边境地区的东兴市京族学校,近期组织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实践活动。“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学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校长裴辉华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