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靖西市安宁乡果布村,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庭院、村道、房前屋后收拾得井井有条,休闲广场设施齐全,村民正在阴凉处聊天说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果布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打造了“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和谐稳定”的乡村治理样板,让果布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心气顺了,环境美了,邻里之间更加和睦了,初步实现了“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目标,乡村振兴路子越走越宽广。
智治让乡村治理更“智”理
“通过‘平安e校车’APP,第一时间了解孩子上车、下车及到校、到家情况,不用再担心孩子上学路上安全问题了。”近日,在靖西市安宁乡果布村,村民韦福令如是说。“平安e校车”是果布村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果布村整合资源,设立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便民服务一窗口,联通“智慧人社”平台,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事项“就近办”“掌上办”“网上办”。同时,果布村以村党支部为龙头,依托“一部三社四队”,即一个党支部带领桑蚕、水果、养牛三个合作社,以及邻里互助队、党员帮扶队、老年调解队、治安巡逻队等四支队伍,帮助村民发展产业、调解矛盾、维护治安。
果布村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成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量与效率。建立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和广西综治信息平台“三网合一”,安装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探头26个,“智慧乡村”管理平台实现线上服务一体化,实现“一屏观民情、一网管全村”,为乡村治理加入“智”的元素。
移风易俗净乡风淳民风
“严格规范婚嫁彩礼标准,婚事双方宴请人数不超过5桌50人,倡导结婚不收彩礼聘礼聘金……”这是果布村红白理事会婚事办理新内容之一,它为群众树立的一把“尺子”。
今年以来,果布村把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以宣传引导、完善制度、选树典型、寓教于乐为重点,力促为群众减负,为幸福加码。
为规范婚丧办理,减轻群众负担,果布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将离任村干部、乡贤能人纳入其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讲习所、道德讲堂等载体,积极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召开“庆重阳”敬老爱老大会等系列活动,并定期对关爱人群扶贫帮困送温暖,全村上下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好风气。通过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移风易俗,推选一批正面案例和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等举措,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的方式,发挥典型示范引领效应。尤其是定期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党员”等群体,让群众物质上得实惠,精神上得奖励,吸引了众多群众成为文明乡风的参与者,达到了“选树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下一步,果布村将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不合时宜的旧习俗,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新风尚,让美丽乡村劲吹文明之风!”果布村党支部书记李铭说,果布村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方面,以志愿者队伍为核心,以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开展专题演出。另一方面,积极打造文化墙、建立文化长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讲述身边好人故事。
小村规“约”出文明新风尚
道路干净整洁、邻里礼让谦逊……果布村围绕“人”做文章,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代表等共同起草、修订完善《果布村村规民约》,涵盖了乡风民俗、环境卫生、邻里相处、孝敬父母、子女教育、宴请操办等内容。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活动,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并且把传统道德文化、现代法治精神等内容融入到村规民约中,有利于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以村规民约的修订、执行、监督、内化为切入点,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以规立德滋养文明乡风,全村呈现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
为保障《村规民约》不流于形式,果布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村民转变观念,对一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及时进行劝阻。“村规民约‘约’出了文明新风尚,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邻里之间更加互助友爱了,如今的果布村,乡风文明,环境优美,民心向善向上……对于村里的未来,大家都信心满满。”第一书记樊天玉说,果布村将立足“果布”优势,深挖本土资源,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村容风貌,为乡村振兴、富民强村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