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网站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 |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友好交往 > 对外开放

共话创新发展与合作|中国—东盟青年媒体人对话会在柳州举行

2025-11-10 15:26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对话会现场。包华武 摄

11月7日,作为2025“东盟伙伴”媒体合作周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东盟青年媒体人对话会在柳州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青年媒体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传媒”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智能时代媒体发展的新路径与合作新模式。

从南宁到柳州,中国人工智能的应用成果给东盟各国媒体人留下深刻印象。“此次广西之行让我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不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南宁和柳州这两个城市,清晰地展现了向智慧城市的转型。”泰国nation电视台记者林恋茹说,特别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连接物流,有效地将广西打造成为区域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

参加对话会的东盟国家媒体代表。包华武 摄

柬埔寨媒体代表发言。包华武 摄

老挝媒体代表发言。包华武 摄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国际合作部主管拉兹亚扎·本·穆罕默德指出,人工智能在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深度应用令人欣喜,期待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深化,通过系统化的技术转移、高质量的人才培训以及创新性的联合项目开发,为东盟各国的行业参与者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多切实的发展机遇。

“衷心感谢此次活动,为中国与东盟媒体机构创造难得的相聚契机,推动交流合作迈向新高度。”越南莱州报业广播电视集团时政部主任阮世捷说。

在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媒体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亟待拓展。拉兹亚扎·本·穆罕默德建议,可以通过实施联合培训项目、推进内容互换机制以及开展合作叙事倡议等具体措施,持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关系,提升专业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增进地区媒体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共同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和谐的媒体合作生态贡献力量。

印尼巴拉塔传媒总经理邱烈丰特别强调人文交流的价值:“更令我欣喜的是结识中国与东盟的媒体同行,期盼未来能有更多相识相知的机会。建议今后的活动设置专属交流环节,不仅拉近中国与东盟媒体距离,更促进东盟媒体间紧密联结——让我们未来能彼此扶持、共享信息,成为遍布东盟各国的挚友。正如我为雅万高铁创作的歌词:‘当我们同心携手,世间便无不可能’。”

泰国记者林恋茹从专业角度提出,中国与东盟的媒体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希望未来能更多的开展一些合作项目,比如联合内容制作,包括纪录片等,以及记者交流、媒体技术培训或有关新闻报道新形式的研讨会等,这将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

印尼媒体代表发言。谢永辉 摄

中方媒体代表发言。谢永辉 摄

为实现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各方提出了具体构想。广西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记者张静子倡议,大家共同投入资源,联合研发能精准理解本地区多语言环境、文化习俗与情感表达的AI模型,打造拥有“亚洲心智”的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同时推动建立“中国—东盟青年媒体人创新协作体”,作为常设性的交流与生产平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总站记者张卉介绍,将在位于南宁的中国—东盟传媒港设立“中国—东盟媒体之家”,为各国媒体工作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她表示:“我们将以‘东盟伙伴’合作周为船,以‘媒体行’为桥,以‘东盟记者之家’为媒,继续讲述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的故事,传递各国人民相亲相爱、守望相助的心声,使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山水相邻的友谊之花在时光的长河中恒久绽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