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8时许,北部湾港迎来了历史上吨位最大、船长最长的集装箱船舶——船长399.8米,载箱量20119标箱,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中远海运双子座轮”,顺利靠泊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9号、10号泊位。
就在3天前的11月6日,同级别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太平洋轮”顺利靠泊该码头,并完成11072标箱作业。两艘超大型船舶接连成功靠泊,标志着北部湾港正式实现超大型船舶常态化通航靠泊及作业能力的关键突破,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加速显现,为西部地区对接国际市场搭建了更高效的物流通道。
作为北部湾港集装箱业务核心枢纽,钦州港今年持续深化“枢纽+通道+网络”整体布局,推进口岸扩大对外开放,已具备20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通航、30万吨级油轮通航的能力。今年新增对外开放泊位6个,深水岸线利用效率、大型船舶接卸能力持续攀升,为箱量增长拓展了更广空间。前三季度,经钦州港口岸监管外贸集装箱87.4万标箱,同比增加28.4%。此外,北部湾港共开通集装箱航线91条,基本实现全国沿海、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港口全覆盖,并延伸至印巴、非洲、南美等地区,为西部地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超大型船舶的高效通关作业,离不开海关等部门的精准服务保障。钦州港海关主动靠前,联合海事、码头、代理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推行“提前申报+抵港直装+优先验放”通关模式,实现各环节数据实时共享。“针对超大型船舶特点,我们创新制定‘一船一策’监管方案,通过‘锚地顺势检疫’模式大幅压缩船舶待港时间,平均单船待泊时间节约2.66小时。”钦州港海关物流监控一科科长汤慧佳介绍,同时还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企业,确保船舶到港后即查即放,全程衔接顺畅。
“钦州港此次密集接卸超大型船舶,不仅检验了港口自动化运营能力与多部门协同水平,更印证了钦州港的综合服务实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贸易和物流发展局局长林纲表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