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网站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 |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友好交往 > 对外开放

扬帆出海天地宽——广西两家民企闯东盟的故事

2025-04-10 10:50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我们销到老挝的设备正在试运行,供给泰国的设备也已运达当地,目前正在做前期场地整备和安装工作。”4月8日,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力源宝)海外业务中心经理招汇边查看线上进度边告诉记者。

走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源宝的生产车间,高大宽敞的厂房里,整齐排列着各种规格的环保设备,有大如集装箱的,有小如安检机的,这些自主创新研发的环保设备,宛如“绿色魔法盒”,“吞”进垃圾、“吐”出有机肥,可实现源源不断的资源循环利用。

近年来,东盟各国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亟须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生产模式。深耕环保领域多年、获国内国际专利超600件的力源宝,瞅准机遇,主动出击。

通过深入东南亚各国实地走访调研考察,力源宝借助商会力量与当地华人华侨社团、驻外使领馆、东盟国家有关部委进行深入交流和展示。“我们的环保设备、整体解决方案和碳交易成果,对东南亚国家非常具有吸引力。”招汇介绍,力源宝的环保设备每处理1吨有机废弃物,可获得1.47吨的碳排放指标,并成功实现国际碳汇交易。

合作迅速达成。在老挝,力源宝用自主研发的环保设备,为当地的造纸龙头企业处理造纸污泥,形成肥料后,再用于当地林地种植。“最初,企业只是想处理造纸产生的污泥,我们为他们增加了‘林’‘碳’环节的处理,客户对这个模式非常认可。”招汇介绍,该模式既可以降低污泥处理成本,还可以将资源还林利用,助力纸浆林基地提升项目规模、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结合碳汇交易,这个“泥、肥、林、碳一体化模式”,将所产生的废弃物全部用于企业的产业链上,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闭环。

去年,力源宝的绿色技术和落地方案成功入选2024“一带一路”小而美民生项目和优胜项目,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东盟国家企业降碳减污、治酸改土和构建碳循环模式,加快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步伐。

“我们不仅是输出设备,更是输出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董事长邓秀汕对记者说,随着力源宝与泰中科技协会、泰国国王科技大学的“有机废弃物环保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应用示范”落地泰国,泰国各养殖场、酒厂、河道治理的合作需求已纷至沓来,多个项目正逐步落实,业务量不断提升。

作为勇闯东盟的广西民营企业,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和生物)也很有故事。

“我们的产品最早涉足海外市场,是由到老挝发展种植业的国内客户‘带’出去的。”汉和生物海外业务负责人赖君对记者说,从“被动”出口到如今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他已跑遍老挝所有省份。

随着业务的深入开拓,赖君发现,老挝及其周边国家农业市场广阔,当地香蕉、咖啡、榴莲、红龙果、木薯等种植面积很大,但种植相对粗放,因为没有好产品和好技术维持土地肥力,产量往往不理想。

作为一家利用微生物工程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微生物产品的新型绿色制造高新技术企业,汉和的新型功能肥料,为老挝客户的香蕉种植园创造了增产30%的成效。

“当地农户不仅需要我们提供绿色环保的优质产品,更渴望整套种植解决方案。”赖君说,“今年我们在万象设立区域运营中心,输出公司的新产品新技术,并辐射到周边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等国家。”

广西民营企业并非单打独斗。针对东盟市场,广西不少商会早早与东盟国家建立沟通机制,为企业出海“搭台唱戏”。广西农业产业商会秘书长武云介绍,目前,该商会已与越南、柬埔寨、老挝等8个东盟国家的相关部委、商协会及国际组织建立沟通合作机制,推动会员单位从“产品出口”向“产业出海”升级。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