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期间,广西云-广西日报指挥中心迎来特殊的客人——越南五省(市)党政干部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班(第1期)的学员们。广西国际传播中心越南语记者覃林清向学员们生动演示了AI数字人如何穿梭于各行各业,省时省力更省钱。
当大屏上的数字播报人原型——身穿传统奥黛服饰的广西国际传播中心主播关诗辰亮相教学现场时,学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场外,覃林清与来自越南广宁省传媒中心的编辑阮杜光取得联系,就AI数字人如何赋能新闻媒体报道进行交流、探讨,务实合作“渐次花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越友好的根基在人民、未来在青年。
媒体是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广西青年媒体人争做中越友好交往的传播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和谐共处的守望者,讲好共促和平、共谋发展的故事,为推动新时代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赓续友谊 讲好发展故事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建交75年来,“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成为两党两国关系最生动写照。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成功访问越南,中越双方宣布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两党两国关系迈入新阶段。
广西是我国唯一与越南陆海相连的省区,是中越两国交流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从地方层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传承发扬好中越传统友谊,深化同越南有关方面和各省市友好交流合作。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广西日报便与越南广宁报建立合作关系,由新闻信息互换发端,几代媒体人传承接力,将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拓展、深化,在一篇篇联合报道中展现中越务实合作成效,在一次次互访交流中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心相通。
“近年来,广宁省传媒中心与广西日报社在采访报道、交流合作项目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去年11月,越南广宁省传媒中心总编辑、总经理阮世览到访广西日报社,希望今后双方能加大在短视频、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同时表示将携手越南同行单位与广西日报社加强合作,在越南多省展开报道中国的发展建设成就。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广西云-广西日报多个部门齐心协力,联动越南广宁省传媒中心、越南谅山报、越南高平报、越南河江报,充分发挥广西云-广西日报AI技术创作能力,精心制作推出《“越”过山海,云瞰美景!看中越媒体AI共绘美好画卷》跨境文旅AI概念片,通过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越”过山海,绘制中越山水相邻、共迎未来的美好画卷。该视频一经推出,便获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官网转发,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的点击量超过10万次。
担当使命 传播好声音
“朋友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中越青年媒体人充分利用好各自媒体平台,把“同志加兄弟”的情谊传承发扬,把两国的好故事讲得更精彩,把好声音传得更广、更远。
2023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广西主流媒体骨干记者,开展“大道同行 丝路共鸣——2023广西媒体东盟行”采访活动。在深入越南报道时,青年媒体人着重挖掘中越两国在经贸往来、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典型故事,突出年轻人的全媒体思维,既通过VR设备让越南受众一睹新时代广西发展新貌;同时,在越南拍摄制作VR全景视频带回广西,通过线上报道、线下成就展展示的形式,从“读”“看”“听”等维度为受众带来沉浸式传播体验,生动、鲜活讲好中越命运与共故事。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在“同志加兄弟 携手向未来”——2024广西媒体越南行赴高平省、河江省采访的路上,把镜头聚焦中越文化交流使者,记录中越友好交往的暖心故事。“在颠簸的采访路上,我逐渐领悟到新时代赋予我们青年媒体人的使命,以创新视角、多元叙事赓续中越传统情谊,让中越友谊在千万次转发、评论、互动中根深叶茂。”罗贝尔说。
中越媒体间的合作通过更多平台在延展。广西广播电视台与越南媒体合办“电视中国剧场”栏目,先后将《大山的女儿》《山海情》等一系列中国优秀电视剧推介给越南观众;与越南媒体联合制播纪录片《发展之路》《南溪河畔Ⅱ》,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与越南广宁省传媒中心合办中越双语期刊《荷花》,用中越文向两国读者介绍彼此的国家。
南宁国际传播中心历时4个多月,精心打造展现中越情谊的纪录片《友谊树长青》。片中呈现的故事饱含个人情感与国家友谊的深度呼应,凝聚青年理想与时代发展的强烈共鸣,诠释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真谛。该片将于4月下旬在越南国防电视台、河内电视台等越南媒体落地播出。此外,南宁国际传播中心从2024年起,在照片墙、TikTok等海外新媒体平台实现了越南语版传播,加大了中越文化交流与合作内容的制作发布,重点实施面向越南的区域化国际传播,打造差异化国际传播矩阵。截至目前,共发布相关内容近300条,总浏览量超500万。
崇左国际传播中心着力在越南语等东盟语种作品生产上下功夫,以小人物、小故事为切口,倾力打造“崇左译制”传播品牌;通过与高校合作,孵化跨境主播,形成“文万”“燕薇”等多个主播IP;与越南文化传媒企业合作,“双向奔赴”,联合制作展示越南文化旅游的《越南旅记》(第2季);开展跨境采访活动,推出系列片《桂商在越南》;同步推出反映越南人在广西奋斗的系列短视频《越来越好》等。
深化交流 促文明互鉴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丰富多彩的活动轮番登台。青年主播创造营、短视频大赛、影视歌会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派对,如无声之水,润泽心田,促文明互鉴。
从中国—东盟青年聊天节目《年轻派》到中国—东盟网络春节联欢会等,广西云集团记者陈海霞参与策划制作了多部与越南相关的节目,由此结交了很多越南朋友。“聊到共同的喜好、美食等,我和越南年轻人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陈海霞正努力学习越南语,希望能和越南朋友沟通更顺畅,努力做中越友谊的记录者、传承者。
去年10月,第23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在南宁如约而至。广西日报社教育部记者曾容英与73名越南青年代表一同深入南宁、柳州、崇左,走进社区、学校、产业园、博物馆等地参观调研。“从高铁、新能源汽车、三折叠屏手机、《黑神话:悟空》游戏,到生态治理、乡村振兴,中国的发展成就被越南青年连连赞叹。”曾容英颇有感触:“青年媒体人应深入了解中越两国交往历史,聚焦青年关注的话题,用好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更多‘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的中越故事,让‘同志加兄弟’的乐章更鲜活、动听。”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逛展直播中,关诗辰结识了来自越南数字电视台的记者阮氏心原。“在自己有非常重要的报道任务要完成的情况下,阮氏心原仍千方百计地挤出时间,配合我、帮助我顺利地完成直播任务。这份工作中的互帮互助,是跨越了国界同为媒体人的惺惺相惜。”关诗辰将它视为越南青年对中国朋友十足的真诚,铭记在心。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4月10日,越南河内,中越青年媒体人将为“对话新时代”而“奔现”,独到见解、精辟言论,一起期待。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