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网站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 |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要闻 > 广西外事

广西释放“海”的潜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1-06-05 11:15     来源:中国海洋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货轮停靠在广西港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 供图

向海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大力发展向海经济 加快建设海洋强区”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2020年,广西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3910亿元,比上年增长5.9%。今年一季度,广西向海经济生产总值975亿元,同比增长17.5%。

近年来,广西以新思路、新举措加快向海经济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开展海洋强区建设三年行动。当前,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加快推进,海洋集疏运体系日臻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新突破。向海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向海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向海新兴产业逐步壮大。海洋人才支撑能力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等20家海洋类科研机构落户北海。向海开放合作不断扩大,精准对接引进了一批涉海龙头企业。海洋生态环境保持优良,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8年稳居全国前三名。

向海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陆海互动、内外联通、开放包容的特点,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向海经济本质上属于开放型经济,它以海洋经济为基础,包括但不限于海洋经济。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既有利于依托国内强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又有利于深化国内国际区域合作、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释放“海”的潜力,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推动变革,在陆海互动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必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陆海互动上实现新突破。海洋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广西与海毗邻,海岸线长1628.59公里,管辖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生物、渔业、矿产、旅游等海洋资源,发展向海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促进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扩总量、提质量、增后劲为主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和平台,扩大向海经济规模,优化向海经济结构和布局,加快向海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陆海互动和江海、山海联动,促进港口、产业、园区、城镇融合发展,坚定不移走依海富区、以海强区、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向海发展道路。

深化合作,在服务和融入双循环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必须深化国内区域合作,在服务和融入国内大循环上实现新突破。在海洋资源拥有量方面,广东、海南等沿海省份具有较强优势;在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和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的技术、资金、人才具有明显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区域合作,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着力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枢纽,成为广西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途径。要参与建设国内大市场,加快特色产品商贸物流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科技创新策源中心等建设。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共同经营等方式,加强同粤港澳大湾区的主动对接和深度合作。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推进“两湾”产业融合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建设。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平陆运河,加快构建湘桂向海经济走廊,促进长江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的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必须深化国际区域合作,在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实现新突破。目前,除了部分渔业捕捞和贸易航线,广西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活动的重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海岸带附近,而近海空间开发受到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日益趋紧。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由近海开发向外海大洋延伸拓展,着力打造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成为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加快“走出去”步伐,调整优化海洋开发布局,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重点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及太平洋岛国向海经济合作。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打造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成连接东盟和国内市场的国际物流枢纽。鼓励远洋捕捞作业,扶持远洋渔业企业在主要集中作业海域沿岸国建立海外综合性基地。加快向海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推动产业、资源、经贸、科技、人才、生态环保等领域向海全方位对外开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