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傍晚,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迎来一群风尘仆仆却笑容灿烂的少年。历时7天的“壮美少年 友行天下”中国—东盟青少年友好使者互访活动圆满落幕。来自广西的友好使者们结束了马来西亚国际研学之旅,带着满满的收获与跨国友谊回到南宁。
七天行程绘就友谊画卷
此次活动,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广西国际传播中心主办,南国早报、广西外事服务中心、当代生活报·南国少年周刊承办。从2月6日至12日,友好使者们从吉隆坡到沙巴州,再到关丹市,一路上不仅领略了马来西亚的热带风光,更深度体验了当地的文化。
结束马来西亚国际研学之旅,友好使者们回到南宁。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谰摄
在亚庇中学和沙巴大学,友好使者们与当地学生交流互动,互换礼物,结下深厚情谊;在亚庇市政厅,与工作人员会面;参与马来西亚的春节庆祝活动,舞狮、舞龙、烟花秀,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感受到浓浓的年味;采访沙巴马中联谊协会胡逸山会长,了解中马民间交流背后的动人故事;走进关丹港,见证广西名企在海外的蓬勃发展。
从文化交流中收获成长
孩子们在这次研学中收获颇丰。“虽然飞饼做得不咋地,但自己做的就是香!”张闻雨兴奋地描述在马来西亚印度村的经历,这份亲手制作的美食,也成了她此行最珍贵的“味觉记忆”。而孙翙然则被沙巴马中联谊协会胡逸山会长的家国情怀打动:“胡会长讲了许多中马民间交流的故事,我以后也想成为像他一样的友谊使者!”
南国早报为友好使者们准备了特别的礼物。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尹世斌摄
于悦在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凝视郑和船队带去的瓷器,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吴熙怡在亚庇中学的校园里暗下决心:“回国后要苦练英语,未来交更多国际朋友!”而梁晶晶对亚庇市政厅的热情接待念念不忘:“这份跨越国界的温暖,我会永远珍藏。”
友好使者们领取南国早报准备的礼物。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谰摄
在“行走的课堂”看世界
在“欢迎回家”的欢呼声中,孩子们与家长紧紧相拥,分享旅途中的感动。
为了迎接友好使者们顺利回家,南国早报也准备了特别的礼物,每人一叠刊登着活动新闻的报纸、中国—东盟青少年友好使者证书、可爱的早报君玩偶和香甜的奶茶。当天,正好是友好使者张诗语的生日,她的妈妈提前订了蛋糕,接机现场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大家在机场为友好使者张诗语庆祝生日。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尹世斌摄
“第一次独立出国,孩子不仅开阔了眼界,更学会了主动交流。”于悦妈妈卢女士在采访中一脸欣慰。她提到,孩子过去腼腆内向,但此次活动中主动结交了马来西亚朋友,微信上还告诉她,主动邀请对方来广西旅游,品尝玉林牛巴粉。“比起走马观花的旅行,这种深度互动让他真正理解了多元文化。”卢女士表示,未来将继续支持孩子参与国际研学,“走出去,才能更懂世界之美”。
临别时,友好使者们也纷纷向马来西亚伙伴发出诚挚邀约:“欢迎来广西做客!”
友好使者们展示收到的证书和早报君玩偶等礼物。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谰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