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网站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 |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要闻 > 广西外事

时光不老 友谊长青|老挝“六七”学校校友及子女在南宁忆往昔叙深情

2024-12-16 09:44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山同脉、水同源,中国与老挝是前途相关、命运与共的社会主义友好邻邦,是具有广泛共同利益的命运共同体。近日,老挝“六七”学校校友及子女友好访问团一行40多人到南宁交流考察,并与“六七”学校当年的中方工作人员举行座谈,忆往昔,诉思念,谈发展,赓续中老两国传统友谊,促进民心相通。

老挝青年乔韦帕鹏参观“六七”学校陈列室时,即兴弹奏老挝传统歌曲《占芭花》。

铭记感动 续写友谊

冬季到南宁,老挝“六七”学校校友互助发展会主席宋萨妮的心也是暖暖的。她来到位于南宁的“六七”学校旧址,沿着中老友谊林中的小道,走向学校陈列室,心潮澎湃。这条路,很多年前她多次走过。

在参观“六七”学校陈列室时,宋萨妮看到了自己当年在学校的生活照片,以及充满历史感的床、行李和衣物,满是感慨。这些实物仿佛穿越时空的使者,将她带回到那段珍贵的时光,勾起她对当年中方老师的深切思念。

宋萨妮回忆,她7岁便来到学校,在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我在老挝时常想念照顾过我的中国老师,这次回来再次见到他们,就像见到自己的家人一般亲切。”宋萨妮眼中闪烁着泪光。

“六七”学校承载着宋萨妮等老一辈校友的青春记忆,也见证了中老两国的深厚友谊。如今,宋萨妮希望把这份友谊传承下去,努力促成了这次友好访问。

“希望校友子女能在未来接好棒,继续传承和发扬老中传统友谊。”宋萨妮的话语中充满期待。她说,让校友子女了解当年中国对老挝无私的帮助,是希望年轻一代铭记历史,将“六七”学校的故事传递下去,成为老中传统友谊的继承者。

宋萨妮谈到,让老挝青年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速度,学习中国经验,会让青年更有动力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这次访问广西,校友子女们目睹了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到中国的繁荣与进步,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两国合作的重要性。”宋萨妮说。

作为老挝“六七”学校校友互助发展会负责人,宋萨妮希望校友间能够保持密切友好往来和交流,校友子女也能继承这一传统。她透露,目前老方正积极推动在老挝建设“六七”学校资料室,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加强老中两国友好往来与合作。

宋萨妮有一个美好愿景,希望拍摄一部以“六七”学校学生为主题的纪录片或电视剧,以记录这段珍贵的历史,续写传统友谊。

追忆往昔 携手共进

进入“六七”学校旧址,一座座红砖建筑尤为醒目。阔别多年,老挝“六七”学校校友会委员、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原党组成员段·蒙占看着眼前的场景感慨万千。

1969年,段·蒙占从战火纷飞的老挝来到中国广西,进入“六七”学校学习。在校期间,由于身体原因,老师们给予他特别的照顾和陪伴。“学校的教职工对我关怀备至,让我难以忘怀。”段·蒙占说。在座谈会上,当年的中方工作人员分享了学校故事以及与老挝校友们的深厚情谊,令段·蒙占十分感动。

“在‘六七’学校的生活对我的成长影响巨大。”段·蒙占说,学校注重培养大家的综合素质,不仅教授知识,还开设了劳动、音乐、艺术等课程,中方老师们还教学生如何种树、种菜,让他们受益匪浅。

时隔52年,段·蒙占重回这里已是花甲之年,仍健在的当年的中方教职工、当年种下的树,是记忆中熟悉的模样。他深深怀念在这里度过的孩童时光,学唱中文歌、跳中国舞给他留下了美好记忆。“东方红,太阳升……”段·蒙占在接受采访时,情不自禁地唱起中国歌曲《东方红》。

“学校的变化大,中国的变化更大。”段·蒙占说,此次参观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高楼林立,城市道路宽阔,商业区繁华热闹,最重要的是,老中铁路的开通成为联通老挝和中国的重要纽带,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和社会经济发展。“老中友谊源远流长,双方携手前行,共同发展繁荣,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段·蒙占激动地说。

加深了解 接力传承

“来到爸爸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到他亲手种下的友谊树,我很激动。”老挝副总理吉乔的女儿乔韦帕鹏骄傲地说。

吉乔是“六七”学校校友。“爸爸告诉我,他12岁进入‘六七’学校学习,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时光。”乔韦帕鹏告诉记者,“学校生活让爸爸养成了自律的习惯,成为有责任担当的人。这段经历塑造了爸爸坚韧不拔的性格,他对中国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六七”学校陈列室,乔韦帕鹏看着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深受触动。情之所至,她即兴弹奏了老挝的传统歌曲《占芭花》,令在场的校友及其子女无比动容。

从小受父亲影响,乔韦帕鹏非常关注中国,热爱中国文化,能说流利的中文。“中国文化很有特色,尤其是书法,一支毛笔既能画画也能书写故事,令人称赞。”她对记者说,艺术是跨越国界的通用语言,能让两国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拉近双方的心。

为了更好地延续这份热爱,大学毕业后,乔韦帕鹏前往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深造。在那里,她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如今在老挝外交部任职的乔韦帕鹏接过了父亲手中友谊的接力棒,积极促进老中友好合作发展。“我将充分利用语言优势、专业知识和外交经验,促进老中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推动两国青年的友好往来,让他们成为老中传统友谊的桥梁。”乔韦帕鹏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