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时在铁山港公用码头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建设北海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城市。经过四年多持之以恒的努力,北海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自身优势,多措并举,谋定后动,为打造向海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北海以全区第14位的面积、第13位的人口,取得工业总产值全区第三、财政收入全区第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区前三的突出成绩。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向海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临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初步形成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绿色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高端造纸、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目前在库的六大工业产业集群项目共42个,计划投资5785亿元,预计产值达8103亿元。未来几年,北海市将积极打造全球最大的智能电视机、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高端造纸三大产品生产基地。
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京东云、新浪天下秀、忽米网等一批头部企业落户北海,引进高端服务业企业近500家,其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1家、超10亿元的2家,税收超千万元的10家。成功申报广西数字经济示范区,北海市获批第一批广西数字经济示范区。1—10月,高端服务业实现营收387.96亿元、增长63%,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376.48亿元,增长38.4%,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和增速均排全区第一。
滨海旅游业实现长足进步。加快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涠洲岛南湾鳄鱼山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北海成为广西首个全域旅游示范市。成功举办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举全市之力推进银基、邮轮母港、新奥康乐旅游港、月饼小镇、海丝文化遗址公园等“十大文旅项目”建设,构建了旅游发展新格局,文旅产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北海旅游的品相、品质、品牌大幅提升。
项目建设高歌猛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要”,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呈现项目多、投资大、推进快的良好态势。强力推进征地搬迁,绘制产业树精准招商,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审批效率,着力破解招商难、融资难、征地难、审批难,为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按下项目推进加速键。全区年中工作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会议在北海召开,我市项目建设成果获得自治区主要领导高度认可。深入开展2021年重大项目落地攻坚活动,实行项目动态管理、项目推进“两项机制”,集中力量推进102个重大项目,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太阳纸业、国能广投北海电厂等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以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抓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行项目库建设“库长制”。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工业投资增长59.0%,增速全区第二。北海市先后获评2018—2020年度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先进市、2020年广西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先进市第一名、2021年上半年广西工业投资先进市。
向海交通枢纽全面升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成立北海市三大命运工程专班,全力推进通道基础设施建设。贵合高速、松旺至铁山港高速建成通车,钦北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向海大道、向海互通立交建成通车,西村港大桥、冯家江大桥将于年内建成,新奥康乐旅游港航道疏浚工程竣工,廉州湾大道开工建设。铁山港进港铁路建成通车,解决了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合湛高铁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北部湾国际机场完成选址,铁山港30万吨航道疏浚及码头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加强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项目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国能广投北海能源基地、广西液化天然气(LNG)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开放平台持续完善,北海港口岸获批扩大开放,北海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升格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入选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钦州—北海—防城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等一批高端科研机构落户北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