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铁路运单及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金融属性的问题,钦州港片区联合优质生产制造企业、贸易企业、物流公司和金融机构签订多方协议,赋予多式联运提单类物权属性,并借助物流全流程可视化系统和区块链技术的赋能,在金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完成广西陆海贸易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项下的融资模式创新试点。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国际贸易多式联运的物流管理平台。通过全方位物流信息化服务建成多式联运物流管理平台,实现一份合同、一张单据、一个主体、一种费率、一票到底、高效运转。通过开发物流管理模块实现跨境贸易多式联运场景下货物全流程追踪,为平台应用提供实时物流、货物数据集成接入服务。一是基于物流信息提供“一单制”提单管理,通过相关参与方签订“多方协议”、达成业务共识,结合区块链存证、线上签发/登记、流转公示、联合授权等线下+线上手段,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接近物权凭证属性;二是通过物流实时可视化,将铁运、海运、陆运等相关业务单位进行数据对接,整合运输资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多式联运信息服务,通过全程跟踪服务,整合各种类型运输数据,实现货物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三是通过全程运输监控,与GIS、GPS、AIS等信息平台对接,为贯通整个物流动态信息(包括箱号追踪、集卡跟踪、货车跟踪、船舶轨迹跟踪、申报办理状况跟踪)提供技术以及数据支持、实现智能控货管理等功能。
(二)搭建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物流金融创新。科技赋能物流金融场景,通过整合银行、保险、保理等金融机构资源,构建供应链及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结合平台自身业务特性和行业优势,依托多式联运物流管理平台积累的多场景、种类丰富的多式联运物流数据作为风控,助力金融机构开展物流金融产品创新,开展仓单质押、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运费融资、租赁融资等服务,在不同业务场景下为物流行业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为企业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资金成本,实现高效绿色的供应链整体服务。
(三)依托区块链技术搭建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安全共享。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通各方数据,对接出口国和进口国本地的供应链服务机构,最终实现跨境贸易端到端的实时数据集成,实现在隐私安全下的数据共享,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通过物流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实时查询、运单等单据等级、质押等方式,实现全程运输数据监控+智能控货,降低银行融资服务的风险。
二、实践效果
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签发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为例。2020年11月27日,装载广西柳工机械公司1台轮式装载机(型号CLG835H)的40尺集装箱(箱号:UETU5433108)从柳州南站运抵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于12月2日由钦州港出口直达印尼雅加达。
(一)降低了贸易综合成本。企业在开展跨境贸易活动中只需签署一份合同,签发一张提单,全程运输一种费率,实现一票到底、高效运转,压缩了企业在贸易物流过程中办理各项手续的时间,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综合成本有效降低。
(二)提高了融资效率。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凭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为贸易企业提供仓单质押、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运费融资、租赁融资、联运保险等服务。企业通过平台,在发货同时便可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金融机构审核无误后即可放款,大大提高了生产、贸易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便利企业开展后续的经营活动。
三、创新点
(一)全国首创区块链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人民币跨境融资。依托金融开放门户(广西)跨境金融数字有限公司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多式联运“一单制”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广西柳工机械公司为试点出口贸易企业,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多式联运承运人,基于区块链签发了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广西北部湾银行为广西柳工机械公司实现铁海联运“一单制”提单项下(金额75万元,期限178天)的跨境人民币出口商业发票融资,赋予“一单制”金融属性。
(二)实现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类物权属性。在当前针对铁路运单及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物权属性法律法规暂未明确的情况下,以相关生产制造企业、贸易企业、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基于多方协议的前提下,借助物流全流程可视化系统和区块链技术的赋能,在金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协议内赋予多式联运提单类物权属性。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