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西师范大学获悉,日前,该校专家在世界权威期刊《科学》发表题为“Hope for limestone langurs’conservation”(石山叶猴保护的希望)的Letter文章,实现了广西师范大学在《科学》上发文的历史性突破。
广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范鹏来副教授为文章第一作者,周岐海教授为通讯作者,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Michael J. Lawes教授、广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刘若爽博士参与了该研究工作。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该文章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在中国、越南和老挝的喀斯特石山环境中生存着白头叶猴、卡巴叶猴(又称金头叶猴)、德氏叶猴、黑叶猴、越南乌叶猴、老挝乌叶猴、印支黑叶猴7个物种,俗称石山叶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广西师大灵长类研究团队率先开展白头叶猴、黑叶猴等石山灵长类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推动建立了广西第一个野生动物研究野外科学观测站,助力石山灵长类的研究与保护。
文章总结了中国政府、科学家和社区基于长期的基础研究,采用整合手段对广西特有的极度濒危物种白头叶猴开展保护工作的经历,为全球提供一个成功保护极度濒危物种的典范。文章呼吁,有石山叶猴生存的国家可借鉴采用中国的白头叶猴研究和保护政策;倡导在石山叶猴的种群动态和遗传、行为和生理适应、生态系统服务、气候变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建立国际平台加强石山叶猴相关研究的合作和成果分享。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