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网站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 |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八桂通 > 八桂学习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师变学徒 跟着非遗大师学技艺

2022-08-22 11:00     来源:广西新闻网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20日讯(记者 黄玲娜)“叮叮当当……唰唰唰唰……”老师们有的在凿木板,有的在锯木头,会议室里热火朝天,培训会场俨然成了一个生产车间。这是怎么回事?8月19日上午,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举办了一场生动的“跟着非遗大师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专题培训会。当天,国家级非遗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云东手把手向老师们传授技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五个校区的30多名教师体验了一把接地气的非遗实操课。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云东为老师们授课。记者 黄玲娜 摄

侗族木构建筑以卯榫结构、雕梁画栋的特色“建筑文化”为大家所熟悉,建筑师凭手上把自制小角尺,用一条楠竹制的丈尺和一支竹片洁墨笔,通过手锯、凿子、斧头、木创及长头控镐等工具完成木构建筑工程。讲台上,杨云东播放出的三江侗族木构建筑图片,造型独具特色,工艺细腻,线条流畅,展示出了建筑师的匠心独运。杨云东向大家介绍:“侗族木构建筑的种类繁多,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还有民居(木楼)、寨门、井亭、凉亭等。今天要教各位老师掌握的初级技艺就是运用掌握的卯榫结构原理完成一张小板凳的制作。”

在介绍完侗族木构建筑的文化历史、建筑特色以及种类后,杨云东给老师们一一展示了他带来的木匠工具,并传授大家工具的使用技巧和原理。老师们看着桌子上摆放的古老工具和木料,对制作小板凳已经跃跃欲试。

杨云东手把手向老师们传授技艺。记者 黄玲娜 摄

随后,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分成几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在学会测量和打线,画好线条后就正式开始制作了。有的老师负责凿板凳眼,有的锯凳脚,培训会场好不热闹。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观澜溪谷校区的苏老师是数学老师,她说:“我很喜欢动手操作,难点就是不太熟悉工具的使用,尤其是画完线条后,拉锯子比较吃力,截出的木头不太平整,和想象的有一定的差距。”对于传统非遗项目和小学课程的融合,苏老师有自己的想法:“通过我自己的学习体验,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课程带回去给学生们,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可用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测量长度和角度的方式,进一步认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杨云东示范如何使用锤子和长头镐在木板上凿孔。记者 黄玲娜 摄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总校区德育处主任梁卉卉介绍:“参加本次培训会的30多名老师分别来自五个不同的校区,有的是语文老师,有的是数学老师,还有美术老师,他们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都很感兴趣,所以积极报名跟非遗大师杨云东学习,希望通过自己动手实操体验,掌握技能后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非遗融合课程,呈现给的学生们。”

老师们举着小板凳开心地展示培训成果。记者 黄玲娜 摄

据了解,“跟着非遗大师学技艺”专题培训会是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开展“非遗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之一,“非遗进校园”包含了"红领巾学非遗”“跟着非遗大师学技艺”学科融合课、特色综合实践课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该项目旨在弘扬和传承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项目在校园内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修养。让孩子们了解并爱上祖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使非遗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保护和传承。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